首頁 > 南充經濟網 > 企業風采 > 正文

夯實工業“基本盤” 挺起高質量發展“硬脊梁”
2022-12-29 15:35:00   來源:南充日報   

  三環電子(十期)5G通信用高端電子元件產業項目。記者 余中華 攝

  工業是經濟發展的命脈,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工業是龍頭,是脊梁,更是硬支撐。今年以來,我市大力實施“制造強市”發展戰略,加快推進區域制造中心建設,把抓項目、促投資作為夯實發展動能、做強工業經濟的抓手,不斷加快重點項目建設,著力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挺起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硬脊梁”。

  堅持創新驅動 轉型發展促升級

  近日,記者在南充三環電子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看到,現代化電子設備高速運轉,一個個精密電子元件不斷“出爐”。

  作為電子信息核心元件生產行業領軍企業,三環電子的產品備受市場青睞,這源于南充三環研究院的科技創新。2021年2月投用的南充三環研究院是川東北首個民營企業產業研究院,目前已建成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市級專家工作站。依托三環研究院,該公司與四川大學簽訂校地合作協議,同武漢理工大學聯合實施技術攻關,有力推動“產學研用”一體化,獲得了多項國內外專利技術授權,打破了電子元器件核心關鍵技術被國外市場壟斷的局面。

  “我們始終把產業培育作為制造業發展的第一要務,全力推動產業集群發展、創新發展、綠色發展,不斷提升產業能級。”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說,今年以來,我市大力實施重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不斷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同時,編制了《臨江新區數字經濟三年行動方案》,加快推進智慧南充(一期)項目建設,啟動“5G+未來工廠”試點示范建設,鼓勵三環電子等企業實施企業上云等數字化改造,全力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成功舉辦“數字賦能深度行”南充站活動,華為、騰訊等14戶企業來南考察洽談,用友軟件、亞度智能家居等一批優質信息化企業落戶南充。

  堅持項目統攬 全力攻堅增后勁

  冬日暖陽煦煦,在南充多個重點工業項目建設現場,爭分奪秒搶抓建設進度成為寒冬里一抹靚麗的風景線。在高坪區航空港經濟開發區,弘鑫云創智能制造平臺暨弘信新能源西南總部過渡性廠房建設項目已近收尾,即將投入試生產。該項目于7月26日正式簽約,計劃總投資102億元,分三期打造“中國柔都”,建成后將成為業內領軍企業。

  在南充經開區新材料產業園區,計劃總投資330億元的永盈新材料項目正在快馬加鞭建設。該項目于今年4月11日正式與我市“牽手”,是我市有史以來最大投資單體項目。全面達產后,預計年產值可達240億元,利稅約37億元,提供就業崗位約5000個。

  今年以來,我市始終堅持投資主驅動、項目主抓手,切實以項目工作為統攬,強力推動區域制造中心建設工作部署落地落實。在項目招引上,制定出臺《南充市承接制造業有序轉移行動方案》等重要文件,精準開展制造業招商引資百日攻堅(第二季)行動,會同各產業重點企業共同梳理上下游目標企業150余戶,針對性開展以商招商、延鏈招商,相關工作獲省政府表揚。統計顯示,今年1至11月,全市新簽約項目241個、協議總投資1569.9億元。其中:百億級重大項目6個,5億元以上項目68個;制造業項目170個、協議總投資1163.8億元。

  在項目謀劃上,圍繞區域制造中心建設重點任務,認真開展項目謀劃梳理,建立了158個區域制造中心建設重點項目清單,其中今年實施項目127個,下年度儲備重點項目31個;聚焦國省政策重點支持方向,加強向上銜接匯報,全力爭取項目支持,推動臨江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園等9個項目列入省重點工業和技術改造項目“白名單”,中科九微二期等24個項目列入2022年省重點項目庫。

  在項目推進上,扎實開展“六未”項目攻堅,倒排工期、順排工序,實行掛圖作戰、掛牌調度,全力推動項目加快建設。截至目前,永盈新材料等47個項目開工建設,中景航天等53個項目加快建設,吉利E51車型技改等19個項目竣工投產,預計全年竣工項目達50個。

  堅持靠前服務 紓困解難優環境

  日前,記者來到遠程新能源商用車集團南充基地,在巨大鋼架支撐的總裝車間內,現代化自動流水生產線一片忙碌。車間地面上,醒目的白色標線配以不同的色塊,將功能分區劃分得清清楚楚。身著“吉利”工作服的員工們各司其職,分布在生產線各點位上有條不紊地忙碌著。在偌大車間的另一端,一輛輛嶄新的新能源商用車源源不斷地下線。

  今年以來,吉利四川商用車有限公司克服了疫情、電力緊張等種種不利因素,實現了產量、產值、銷量的增長“全面飄紅”。1至11月,產量達到26943輛,產值32.1667億元,銷量26596輛。

  “10月份時因疫情原因,與我們合作緊密的廣安、雅安等地的零部件供應商無法有效組織生產及運輸,在我們束手無策的時候,經過南充市經信局的及時致函溝通與省經信廳的大力協調,有力地保障了我們生產的正常開展。”吉利四川商用車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我們始終堅持‘不叫不到、隨叫隨到、服務周到’,全力以赴為企業發展紓困解難、保駕護航。”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說,今年以來,我市多措并舉全力助企紓困,一方面組織開展工業企業“大走訪大調研大幫扶”活動,全面收集企業困難訴求,集中化解行政審批、協作配套等困難問題349個。另一方面狠抓要素保障,積極應對高溫限電不利影響,制定電力迎峰度冬工作方案,組織開展電力設施設備檢修專項行動,切實保障企業用電需求;成功爭取到南充納入全省首批“制惠貸”示范試點市,將417戶企業納入“制惠貸”融資企業名單,實現了銀企對接“快速匹配”;組織開展“就地就近就業”活動,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生產用工需求2000余人。(記者 馮方雄)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政企攜手跑出項目合作“加速度”
下一篇:川中油氣礦儀隴作業區 推進天然氣產能快速增長

分享到: 收藏
欄目專題推薦
時政要聞
南充新聞
熱點聚焦
福利资源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