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南充經濟網 > 娛樂體育 > 正文

魅力競演 南充鄉土文化“閃耀”
2022-12-20 15:54:59   來源:南充日報   

  蓬安縣鮮店鄉民間藝人魏德良

  日前,四川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游廳等聯合開展了四川省第二屆鄉村文化振興魅力競演大賽。經各市(州)推薦、專家評委綜合海量參賽稿件、媒體數據傳播等多維度、多環節,最終評審出“100個魅力鄉鎮”“100名文化能人”“100名鄉村代言人”。其中,我市共有6鎮8人上榜。

  文化能人 傳播優秀傳統藝術

  “花鼓的曲調要根據唱詞內容掌握唱腔。字句要唱得正,腔要唱得圓潤而流暢……”今年60歲的蓬安縣鮮店鄉民間藝人魏德良,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蓬安花鼓的傳承人。在此次大賽中,他成功入圍“100名文化能人”。

  談起自己的“拿手好活”,魏德良打開了話匣子。他告訴記者,花鼓是以鑼鼓伴奏演唱故事,并配以拋刀擲棒等雜耍表演的曲種,主要流行于四川漢族地區的城鎮鄉村。而蓬安花鼓以獨特的表演形式和藝術內涵,于2013年被列入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單。

  “我從18歲開始就拜喬炳南、代禎益為師學習花鼓、金錢板以及評書等曲藝,如今已有幾十個年頭。”魏德良說,從藝多年,他每到一個地方演出都能收獲觀眾們的熱烈反響,這讓他越發喜歡曲藝、喜歡舞臺。

  隨著時代不斷發展變化,魏德良在傳承傳統藝術的同時也在不斷創新。“傳統藝術要與時代相融合,不斷賦予其時代內涵,才能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魏德良說。

  創作花鼓戲時,魏德良在內容上關注當下人們關心的話題,同時還將政策宣講編進故事等,通過改變原有的固定模式,讓花鼓戲變得更加靈活、更加有趣味性。此外,魏德良還曾去各個學校進行惠民演出,讓花鼓戲在校園里生根發芽。

  “這次能夠入圍‘100名文化能人’我非常高興,我將繼續弘揚傳統文化,展示藝術風采。”談到未來,魏德良堅定地說,盡管自己已過花甲,但是還是會一直堅守在花鼓戲傳承路上,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了解、認識優秀傳統藝術。

  層層評審 南充6鎮8人獲表彰

  據悉,自四川省第二屆鄉村文化振興魅力競演大賽啟動以來,全省共2038個鄉鎮、1866名能人、1877名代言人參與。經過層層評審,除魏德良外,閬中市沙溪街道民間民俗表演者牛德志、閬中市老觀鎮說春春倌趙承忠、高坪區長樂鎮民俗火龍表演者姜重友、順慶區金臺鎮金臺制筆第三代傳人馮宗福也成功入圍“100名文化能人”。

  此外,閬中市老觀鎮、順慶區共興鎮、嘉陵區李渡鎮、儀隴縣大寅鎮、閬中市水觀鎮、蓬安縣河舒鎮入圍“100個魅力鄉鎮”,閬中市2021年最美農民工周斌等3人入圍“100名鄉村代言人”。

  本次大賽經組委會審議,還從入圍名單中產生了“十大魅力鄉鎮”“十大鄉土文化能人”“十大鄉村代言人”,并評出全省優秀組織獎。其中,閬中市老觀鎮入圍“十大魅力鄉鎮”。閬中市沙溪街道民間民俗表演者牛德志入圍“十大鄉土文化能人”。儀隴縣委宣傳部獲優秀組織獎。

  “在首屆評選‘100個魅力鄉鎮、100位鄉土文化能人’的基礎上,今年大賽新增評選100位鄉村代言人,融合鄉鎮代言、能人展示、特色文化表演,豐富線下競演形式。”南充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大賽以鄉村為大背景,以文化為主旋律,以群眾為主角色,深入推進鄉村文化振興,在群眾身邊建賽道、搭舞臺的同時,也充分弘揚了鄉土文化,展示出了南充風采。(記者 柴梓嫣 文/圖 實習生 王璇)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最大“黑馬”能否戰勝衛冕冠軍
下一篇:2023年 30部優秀電視劇霸屏

分享到: 收藏
欄目專題推薦
時政要聞
南充新聞
熱點聚焦
福利资源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