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暖心工程”暖人心
2023-01-06 16:03:18 來源:南充晚報
一月,在天寒地凍的順慶區,一股股強勁的“暖流”綿延不斷地沿著大街小巷,涌進一個個困難群眾的家中,給他們送去了貼心的溫暖。
這一股股暖流,由順慶全區各級干部匯聚而成,他們紛紛走進困難群眾家中,噓寒問暖,為困難群眾送去慰問金和生活物資;幫助困難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
1547名困難群眾確定為幫扶對象
“要聚焦城市困難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真心實意、真抓實干、真幫實扶,兜住底線、扶住邊緣、穩住急難,讓幫扶工作更有力度、更有精度、更加溫暖。”2022年,順慶區多次召開“城市暖心工程”工作推進會,區委書記蒲鵬程在會上的講話擲地有聲。
民之所需、政之所及。自深入實施“城市暖心工程”以來,順慶區通過搭橋梁、建平臺,充分調動區級相關部門、鄉鎮(街道)、愛心企業、社會工作者、志愿者等資源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將愛心力量匯聚到有需求的困難群眾家中,切實做到群眾哪里最艱難、哪些群眾最需要,政策、資金、力量就向哪里傾斜。
“我們組織聯系社區等基層力量,圍繞居住條件、人口狀況、收入來源等方面,對全區20.24萬戶城市家庭開展‘地毯式’摸排,確保城區真正困難群眾‘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區“城市暖心工程”領導小組相關負責人表示,2022年,該區有643戶家庭、1547名困難群眾確定為“城市暖心工程”幫扶對象。
“特別幫扶”行動迅速鋪開精準落地
“每一次到困難群眾家里走訪,我都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以后我會把這種幫扶活動變成自己的自覺行動,經常到基層去,到群眾家去,幫助他們解決困難。”這是區總工會常務副主席楊建偉初次走訪困難群眾時的承諾。
一句承諾、年年兌現。困難群眾蒲小平家住西山街道比較偏遠的農村地區,每次走訪,楊建偉都提著大包小包,步行近1公里的小路,把慰問物資交到蒲小平手里。
一枝一葉總關情,一點一滴見初心。為切實做好精準幫扶與管理,順慶區建立了“縣級領導包街道、部門包社區、干部包戶”的幫扶體系,做到“一戶一方案、一人一辦法”。一場由35名縣級領導牽頭、75個機關事業單位負責、618名科級以上干部參與、12個街道辦事處和95個社區聯動的“特別幫扶”行動迅速鋪開、精準落地。
隨著“城市暖心工程”持續深入開展,困難群眾的幸福指數也隨之攀升。“‘城市暖心工程’是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的直接體現,讓困難家庭重獲生機,對社會穩定、家庭和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區“城市暖心工程”領導小組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區將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奮斗目標,持續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困難群眾的實際困難,不斷提升困難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張艾佳)
2022年幫扶成效
教育幫扶:順慶區創新“四免一補”舉措,投入專項資金92.7萬元,對255名義務教育階段困難學生實施全程資助,“兜”住最基本教育。
就業幫扶:順慶區實施敲門問需、職業培訓、崗位援助等“六大行動”,創新打造暖心1227示范點,開發公益性崗位56個,幫助439名困難群眾穩崗就業,“穩”住最基本就業。
醫療幫扶:順慶區為1000余名困難群眾發放醫療救助金53.9萬元,為535名困難群眾報銷住院費用243.9萬元,“扶”住最基本醫療。
生活幫扶:順慶區搭建低保兜底、臨時救助、殘疾群眾“兩項補貼”等平臺,發放“愛心救助卡”,開展走訪慰問,“保”住最基本生活。
社會幫扶:順慶區發動社會力量,為困難群眾募集2346份“充惠保”醫療保險、100份關愛女性公益保險等,為280戶重度殘疾人家庭實施無障礙改造,向社會募集愛心物資54.455萬元、慈善資金345.2443萬元,“聚”住全社會資源。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亮眼“川味”畫展南充受追捧
下一篇:大數據助力 熱門方向將精準增開列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