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南充經濟網 > 房產 > 正文

2022年新房二手房成交雙降 但房價韌性仍然較強
2022-12-30 16:51:22   來源:北京日報   

  2022年,在堅持“房住不炒”、保持房地產調控政策連續性穩定性的總基調下,本市出臺多條樓市新政,對特定區域、特定項目、特定人群精準施策,持續優化住房供需關系、釋放合理購房需求。受全國房地產行業調整及疫情沖擊影響,北京新房及二手房成交均有所下降,但房價韌性仍然較強。業內人士分析,2023年,“穩”依然會是京城樓市主基調。

  成交偏冷改善項目成主流

  根據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的監測數據,2022年1至11月北京新房成交714.4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5.6%;二手房成交13.2萬套,同比下降15%。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陳霄認為,從全年成交來看,北京新房、二手房成交均不及去年同期,這與疫情沖擊等因素直接相關。

  此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1月70個大中城市房價指數顯示,北京新房環比上漲0.1%,同比上漲5.7%;二手房環比下降0.2%,同比上漲5.2%。“北京房價的韌性仍然較強。”陳霄表示,在低迷的市場行情下,北京新房價格保持了全年正增長,市場需求在疫情影響下延緩釋放,但不會消失。

  同時,北京今年的房地產市場呈現出高端改善項目逐步占據重要地位的特點。“在所有客戶購房需求中,改善性需求占比約54%,其中改善換新房的需求超過3成。”貝殼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市場對“住有宜居”的需求更加旺盛。梳理2022年北京新房市場,前三季度成交金額排名前5均為高端改善項目,且單個項目的成交額已突破百億元,如學府壹號院、中建壹品學府公館等。在國慶假期促銷節點,多個樓盤曾發布成交額公告,中海首開·湖光玖里項目宣布單日成交額約1億元,國慶假期熱銷約8億元。

  陳霄認為,預計2023年北京樓市表現將會好于今年,且下半年會好于上半年。

  精準施策特定購房群體受益

  北京今年陸續出臺了多條樓市利好政策,為房地產市場吹入徐徐暖風。

  今年第二批次供地,北京選取了昌平區平西府、順義區福環、順義區薛大人莊三宗地作為全齡友好住宅項目試點。這些試點項目支持中心城區60歲及以上老年家庭購房,對于將戶口遷至試點項目所在地,且名下無住房、無在途貸款的老年家庭,首付比例最低可到35%,老人子女也可作為共同借款人申請貸款。中國人民大學土地政策與制度研究中心主任葉建平表示,這一新政考慮到了老年家庭改善住房是純剛需,但又存在支付能力弱、貸款年限受限等實際困難,展現出政策的溫度。

  本市也對特定區域的商品住房政策進行了調整。11月8日,北京宣布對亦莊新城的臺湖、馬駒橋地區放開“雙限購”。本次政策調整將優化改善兩地住房供需關系,促進職住平衡,帶動區域內房地產市場活躍度的提升。

  此外,隨著居民“賣一買一”置換新房的需求增長,“連環單”并聯辦理的新規推出,令住房交易變得更加便捷。“連環單”家庭賣出、買入房屋,不僅可同步進行購房資格核驗,還可同時申請辦理購房貸款、繳稅及不動產登記業務,提高了二手房交易效率。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北京市房地產法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趙秀池表示,這一措施解決了具有住房改善性需求居民家庭面臨的二手房“連環單”交易時間過長的這一“堵點”。

  “連環單”并聯辦理新政落地后,我愛我家交易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賣一買一”交易周期明顯縮短,在一定程度上釋放了自住和改善性購房家庭的合理住房需求。

  供地平穩成交住宅用地55宗

  11月29日,隨著線下競拍落槌成交,北京本年度第四批次商品住宅供地順利收官。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本市四批次集中供地共成交約55宗地,土地出讓價款超1500億元。

  從年內已成交供地項目看,超6成項目位于軌道交通站點周邊。值得關注的是,北京自2021年第二批次集中供地起采取競現房銷售面積方式,并結合實際效果不斷推廣。統計數據顯示,自集中供地以來,供應項目中現房銷售面積約27萬平方米,有助于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北京還從土地供應端保障未來住房向多子女家庭傾斜,三四批次大部分項目不再設置“套內建筑面積90平方米以下住房面積占比須達開發建設總面積70%以上”的限制要求,以多元化的產品供應契合多樣化的市場需求,兼顧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本月,昌平、亦莊、房山、通州等區又有7宗地發布預申請公告,新一輪供地計劃已提上日程。穩定的住宅用地供應,將為明年北京樓市實現供需平衡奠定基礎。(記者 鹿楊 陳雪檸)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政策效果持續顯現 南充“房十條”提振樓市信心
下一篇:記者感受二手房買賣:看房選房定房“小坑不斷”

分享到: 收藏
欄目專題推薦
時政要聞
南充新聞
熱點聚焦
福利资源导航